“北京市人民教师”奖介绍“北京市人民教师”奖是市政府表彰项目,是北京市教育系统最高级别表彰项目。评选工作在全市国民教育序列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中进行。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获得过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献身教育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目前仍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北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
韩玮,授予2017年北京市教师最高荣誉奖——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在积淀教育底蕴和品味中提升自我
我出生于教师之家,最深刻的记忆是我欢快地拽着父亲的大手,随他到任教学校,耳边回荡着音色各异、抑扬顿挫的讲课声,我的童年便是整个学校,做一名像父亲一样的教师从童年就根植我的内心。
1994年,大学毕业的我,谨记父亲的教诲,踏上了门头沟区教育的沃土,从此扎根其中,发芽、成长。从教23年,在农村校永定中学任教1年,担任班主任18年,年级主任5年,数学教研组长6年。任教6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区前茅;执教的2个6年贯通班2015年的中考成绩位列全区第一名,区前10名学生中有7名出自我的培养。2007、2010、2013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13年入选北京市第二届优秀班主任工作室。2014年入选第二批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同年被聘为区客座研修员。2005、2013年分获第十八、二十六届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二等奖、特等奖。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受到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路走来,我在山区的这片沃土里不断积淀自己的教育底蕴和品味,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一、真诚奉献,用心耕耘,提升教育心性
常年一线教育,我真诚对待每位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学生既是师生更似朋友。工作中我特别重视情感投入,思想上严格要求学生,学习上热情鼓励学生,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所带每届集体都积极向上又个性饱满,活动丰富多彩又充满强大凝聚力。尊重、理解、奉献、亲和让我走近学生和家长。我的真诚体现在——山区学校,年级有50%的住宿学生,我每周2次晚自习的陪伴;校运会上的助威呐喊;高三毕业前为每个学生整理的成长记录袋;高考前为缓解学生压力制作的“大话高考”手册;游学时带领学生在基地玩寻宝游戏;编撰的游学手册、毕业纪念册;与家长的约谈会等。事实证明,只要真情陪伴,怀着责任和信心把欣赏与期待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就能收获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爱戴,产生不可估量的“温暖”。为提高工作水平,我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教育部重点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的实验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网络德育的研究”等。参与编写了《跟踪指导家庭教育高中家长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第二章,七个单元,共三万字。撰写的多篇课题论文、教育科研论文及工作反思,发表或获奖。所带集体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区先进班集体”、“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2016年我录制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如何开展中小学的课外活动》网络直播课程。
二、理念指引,科研导航,探寻教学新路
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回顾我的教学历程,我走的是一条尝试之路、反思之路、探索之路。作为一名“新课改”大潮中的“冲浪者”,从单向教的过程转向教与学的互动;从看重学习结果转向看重学习过程;从评价方法的单一向多元化的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转轨。我无一不是学习者、参与者、受益者。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引下,我的课堂教学从传统走向了迈出教材半步,创造点捻课堂,教好玩的数学,教不干扰学生思维活动的数学,教有思想的数学,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很多乐趣,同时我也收获了诸多教学经验。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我从不满足自己是一介教书匠,更渴望成为专家型教师。我深知只有不断地积淀并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工作,才能在事业上取得进步。我紧跟时代步伐,攻读大量的中外教育专著,拓宽学习领域,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和反思。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借助课题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是适合我的专业发展之路。2011年我申报的《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获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2014年结题并获市级优秀奖。2014年我申报的《无关信息对初中学生解文字应用题能力的影响研究》获区教育科学规划批准立项,目前处于结题答辩阶段。2016年我申报的《基于提高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策略研究》获市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我多次受聘“国培计划”对贵州省遵义市、青海省玉树市等多地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多次录制“国培计划”远程教师培训课程、BDS名师同步课程。多次承担各级观摩课、研究课、教材使用课,并多次荣获全国、市、区级奖励。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三、辐射示范,开拓创新,带动师生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作为市级骨干教师不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担任数学教研组长期间,我把教学最优化作为数学组集备的总目标,学科组在我的带动下多次荣获优秀教研组。多年的教科研工作我始终积极热情主动地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多位徒弟及部分青年教师,不遗余力地帮助青年教师早日出徒、成才,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012年秋,我校恢复初中部招生。在领导的重托下,我承担了六年一贯“大一轮”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勇于向自己发出新的挑战。为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变化,发展每个师生的天赋才华,在校领导的部署支持下,结合我校山谷Outward Bound(拓展课程)特色,我和团队带领学生多次开展“科技英才”系列课程:“雏鹰行动——广西药用植物探寻之旅”;近距离观察白头叶猴;了解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虫;探究海洋生物及可利用能源等。开发了“中科院里求真知,黄鹤楼前悟人文”(武汉)、“培养钻研精神,提升科学素养,行动有我”(合肥)、“凡心所向,终可抵航”(南京)、“科学公园”、“周末课堂”等5个“行走中的课堂”山谷系列课程。为增强学生国际视野,我带领部分学生赴美参加“中美文化交流”;赴欧洲开展“体验课程”;组织学生到委内瑞拉、阿根廷大使馆参观等。这些跨地域、跨学科、跨领域,有专家和专业教师指导的多元互动课程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及早进行生涯规划,而且很好地呼应了当下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当山区的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世界的神奇,用自己的双手触摸到世界的棱角,用自己的耳朵聆听到世界发出的声音,用自己的身心感悟到科学探究的魅力时,整个世界都成了孩子们的教科书。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提升了孩子们的见识。孩子们逐步走入了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学会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坚信孩子们优异学业成绩的获得是众多设计精良丰富多彩课程的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智在成长,收获了颇多的快乐!
从教以来,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无论我取得了多少成绩与收获,我始终扎根山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矢志不渝,且行且思,不断积淀,超越自我。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夏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