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2021年开年扶贫剧《山海情》播出后口碑爆棚,备受关注,将全国观众的视线聚焦到宁夏闽宁镇。其中第17集,西戈壁小学李老师迎接从福建来支教的老师郭闽航,把他从院子领进宿舍,俩人边走边聊天,剧中的李老师一口正宗的西海固方言,引起不少观众猜测。而这位李老师正是本色出演的张军,曾走出大山又义无反顾回到大山。

张军,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出生,2010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届。现任永宁县闽宁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银川市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编者按:“体育教育,远不止让学生‘运动’这么简单。”在张军看来,学生需要培养的品质在团队运动中都可以得到完美锻炼,如独立、沟通、协作、坚持等等。说到底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就是人格教育,而这些都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实现幸福生活所必要的品格,乡村教育更应该重视体育教育。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张军,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哺育过他的家乡,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价值选择的另一种状态,更看到体育教育的生命力。

穷不倒志,走出荒凉大山

西海固,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感觉苍茫、炽烈又坚硬的名字。曾经这里十年九旱,放眼望去,全是一望无垠的荒凉黄土,千山万壑。土地贫瘠,加上干旱,风沙,农作物难以生长,而马铃薯这种适宜旱地种植的作物,就成为了西海固人的“救命蛋”,养活着这里世世代代的贫苦人。

张军就出生在西海固西吉县兴平乡马沟村,这个全村只有一条水沟能挑水喝的小村子。“到了冬天,水沟里的水冻成了冰坨子,村里人就刨出冰坨子运回家化开了吃。先紧着老人小孩用,老人小孩用过的水大人再用,第三遍能用来喂牲口……”张军向我们缓缓道出了那段艰苦又记忆深刻的日子。

1995年6月,张军跟随父母和村里其他两家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第一批移民,搬迁到四百公里外的玉泉营吊庄。一大早,父母亲就将家里大包小包装到拖拉机上,父亲将拖拉机车厢两边“改造”后,铺上被子,方便坐人。

拖拉机一路向北。第一次看到柏油路的张军兴奋极了,哇哇大叫。“那会儿真想光着脚在路上跑一跑。”一望无际、平整的柏油路无疑增加了他对新家的期待,那应该是比西吉县还要“繁华”的地方吧。

第一次在加油站通明的灯光下睡觉、第一次下馆子、第一次看见一排排工厂......一次次的第一次不断撞击着张军幼小的心灵,刷新着他的世界。

两天一夜的赶路,新家终于到了——闽宁镇武河村二组。张军家分到了两间土坯房,大门外是一条很宽的砂石路,和老家去县城的路一样洋气。虽是一片荒滩,经常黄沙漫天,但他并没有失落,光是宽广的平原,就让他觉得十分新鲜。特别是当张军第一次见到缓缓到站的火车时,他惊呆了,心里更加喜爱他们现在的新家。

搬来的第一年,张军借读在玉泉营中心小学。到同学家做客的张军第一次见到了白米饭、绿色的菜,这让他觉得太诧异了。在他年少的记忆里,吃得东西除了黄色和黑色,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绿色,洋芋是家里,甚至村子里唯一的“蔬菜”。

小时候的张军(右一)

第二年春天,村子里的学校建好了,两间平房,墙面漏风,窗户没有玻璃。老师在村子里凑齐泥墙的材料,和好泥,带着年龄大一点的同学将墙泥好,并买了墨汁,把讲台上还是水泥的一块地方刷成“黑板”。

新教室“开张”了,张军和他的同学们坐在里面很是兴奋。由于窗户没有玻璃,沙尘暴来袭,教室往往黄沙弥漫,书本和桌面都会落上厚厚的一层沙土。沙尘暴缓和了之后,他们用袖子扫落尘土,继续上课。

“春天和夏天窗户没有玻璃,同学们都觉得没什么。”张军笑了笑。入冬了,天气越来越冷,老师想尽办法凑够了钱买来玻璃,安在窗户上。自那以后,书本上的沙土少了很多。

少年的张军,对于当时老师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很理解,那时在他眼里,老师人真好。若干年后,当自己站在讲台上,再次回想起那位老师,心里充满了感动,也油然敬佩。

考上大学,为自己赢得光亮

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源于有光。大山里的荒凉和看不到希望的贫困,也让张军的父母意识到:唯有让孩子们努力读书、成为有文化的人,才能赢得生活的光亮。

读初中时,有一段时间,张军装病在家不愿意去学校,即便去了也和一群不爱读书的同学在外溜达。那时,他认为打工挣钱要比看不到未来的读书好太多。父亲发现了这点,狠狠教训了他,并苦口婆心教导他,只有读书考上大学,才能有出路。

2004年,张军考上了永宁县高中。永宁县成为他见到的比西吉县更“繁华”的县城。

高中班主任谆谆教导: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要好好读书,立志走出去。初见“世面”的张军也是在那个时候暗下决心:唯有知识改变命运,唯有考上大学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跟着同学去宁夏大学游玩的那次,让高二的我记忆犹深:校园真大、食堂饭菜种类多的我眼花缭乱,我们还在校本部打了场篮球。”宁大之行,又一次重重的撞击了张军的心灵。“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他鞭策自己。

张军给孩子们上课

一年后的六月,张军在考场上奋笔疾书。高考结束,他和同学结伴在永宁县打工,第一次体会到打工苦楚的他感慨不已,也是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父母的艰辛。

等待成绩的日子总是难熬的。7月20日,张军和同学早早赶到网吧,守在电脑前查成绩,看到分数的那一刻,他激动地跳起来:考上了!考上了!

“没有班主任刘光荣老师的鼓励我考不上大学。”农村走出来的刘老师对张军格外关爱。在择业的路口,刘老师毅然选择回到农村教书。张军敬慕刘老师的选择,更铭记这份永生难忘的师恩。

8月下旬,学校通知张军领取录取通知书,父亲比他还激动,骑上车直奔学校。红艳艳的录取通知书让一家人激动不已,母亲放下手里的活计,仔仔细细擦干净手,捧起了这份光宗耀祖的“荣誉”。妹妹们也争抢着要看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样子。开学报到前,父亲带着张军的录取通知书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儿子是老家村子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一定要让父老乡亲也看一看这份骄傲。

再一次来到宁夏大学,张军已不再是游客身份。他审视着属于自己的床和桌子,一脸的喜悦。

大学四年,张军一到节假日就四处做兼职。兼职的收入大部分补贴给了同在求学的妹妹。他给妹妹买漂亮衣服,带妹妹改善伙食,兄妹俩仿佛在陌生都市的灯火里看到了属于未来的那道光。

乡村小学走出的全国冠军队伍

当信念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时,也许它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终将会长成一棵大树。在教育行业扎根第六年的张军回顾自己当初的抉择,说到:“六年前,我决定回乡当老师的那刻起才意识到,那位自己泥墙、凑钱安教室窗户玻璃的老师在我心里种的“种子”,在持续不断的行走间,已经长成一棵能抵御风雨的信念之树。

为孩子们加油助威

天刚刚擦亮,穿戴整齐队服的队员,攥着紧张又略带兴奋的拳头,先后上车,向银川体育馆出发了。

一年前,闽宁镇中心小学这支篮球队的学生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学校进行技战术训练,下午放学后增加四十分钟的体能训练。“经过整整一年的刻苦训练,篮球队的技战术得到了快速提高,孩子们乐在其中,从未叫累喊苦。”提起篮球队,张军满脸自豪。

2016年,这支组建只有一年,看似毫不起眼的篮球队摘夺了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赛宁夏赛区冠军、全国赛亚军;2017年,又一举斩获西北赛区冠军、全国赛冠军的惊人成绩。

这所乡村小学篮球队伍的组建,离不开体育老师张军,尽管他曾经的工作与“体育”、“老师”这两个词无直接关联。

2010年从体育专业毕业后,张军像很多寒门学子一样,首选高薪职业缓解父亲的担子。凭着勤学苦干的劲头,张军在一家建筑企业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并在市区买了房和车。

因为专业的原因,他喜欢看各种篮球比赛,算是银川体育馆的“常客”,也正因如此,他目睹了一群穿着布鞋、没有像样队服的孩子们,在赛场上小心地小跑,不自信、慌乱。“那一幕深深刺痛了我的内心,他们就是我家乡小学的孩子们啊!”在后来的几个月里,“价值”总跳出来考验张军的热忱,那场篮球赛仿佛在他的心里使劲摁下了一颗种子,正在慢慢发芽。

2015年,张军辞去了薪资优渥的工作,考取了当年的特岗教师,成为闽宁镇中心小学的一位体育教师。

一到岗,张军便立即着手组建篮球队。然而,招募篮球队员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学生家长极力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学生应以学业为重,打篮球不务正业。这无疑给一腔热血的张军浇了凉水。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给各班班主任做思想工作,发动他们和他一起“游说”家长,并向家长立下军令状:训练和比赛绝不耽误学生的成绩。

这份执拗和再三保证,最终打动了家长,篮球队也终于组建起来了。

看着一群“五彩斑斓”、穿着布鞋的孩子们,张军暗下决心,无论多难,也要筹到经费,为孩子们购置队服球鞋,让篮球队步入“正轨”。

队服和球鞋终于有了着落,队员们欢呼雀跃,但在试穿之后,就脱下来叠整齐装在袋子里,等正式比赛那天再穿。为在后面的比赛中扬眉吐气,孩子们在训练时更加团结协作、认真投入。一年的时间,这支队伍已经被锻炼的骁勇善战,渐露锋芒。

2017年带队赴南京参加全国联赛的那次,让张军记忆深刻。“面对各省区的强劲对手,孩子们明显不够自信了,尤其是在和四川省的冠亚军争夺赛中,他们在场上的节奏完全被打乱、技战术无法发挥。”张军利用比赛规则,在每小节比赛中都要求了暂停,并给队员们讲述场上情况并作技战术指导。

“当时比赛很激烈,双方队员都非常紧张。不过,经过多次鼓励和指导,队员们恢复了平时球场的状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当哨声吹响的那一刻,张军和队员们热泪盈眶,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划过心头。“张老师,谢谢您!……”接踵而至的欢喜把张军团团围住。

篮球队员们第一次来到北京

在斩获全国赛冠军之后,孩子们明显更加自信了。学习主动性、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很多,张军深感欣慰。他也是借着打比赛的机会尽可能让孩子们走出去,体验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坐火车、动车、地铁,第一次去了北京,第一次在南京参加了全国赛。

“带着孩子们走出去和我自己走出去,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喜悦和成就。”那一刻,张军心里“价值”的种子开了花。

2018年,闽宁镇中心小学入选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名单。这在肯定学校体育教学成绩的同时,更是肯定了张军付出的努力。

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对于身为学校副校长的张军来说,对乡村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思考。从改变一个乡村小学的篮球队到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张军用缱绻深情默默耕耘着这片熟悉的厚土。

望着亲切可爱的校园,张军说:“乡村教育,任重道远。师资力量决定教育质量,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能够加入到乡村教育的行列,在这片沃土上播撒希望!”

(金海艳/文)

 

利用比赛休息时间指导孩子们战术

2016年宁夏赛区晋级全国联赛合影

2016年全国联赛合影

2017年获姚基金西北赛区冠军后与队员及志愿者的合影

2017年获姚基金全国联赛冠军合影


上一篇:校友风采 | 吴乐芸:从“宁夏女孩”到“深圳女孩”

下一篇:校友风采|相许艺术终身,执着坚守丹心——1986级郭震乾校友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