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1988年7月,王希蒙实验室内工作中

2019年9月11日,档案馆口述档案采访工作人员与王希蒙(中)合影


王希蒙

王希蒙,女,1930年出生,山东蓬莱县人,教授。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1958年至今一直在宁夏农学院从事森林工程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担任宁夏农学院副院长,曾参加中国森林昆虫和全国统编教材《森林昆虫学》的编写工作。翻译出版俄、英文译著十余部,主编并出版了《西北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宁夏昆虫名录》《西北森林害虫及防治》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译文40余篇,曾为宁夏森林昆虫学科带头人。

抗击天牛数十载,半百芳华育英才

——记原宁夏农学院副院长王希蒙

马文梅

20世纪50年代末,宁夏回族自治区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高校教育事业师资力量薄弱。就在这个时候,她抛家舍业,毅然决然从工作条件优越的北京来到对她来说陌生又遥远的宁夏,而且一待就是几十年。她将自己的青春和余生都交给了这里,她就是原宁夏农学院副院长王希蒙。

一、与天牛斗争是她这一辈子干的事

1969年,林木害虫黄斑星天牛由甘肃庄浪随木材传入宁夏,刚开始,在隆德泛滥成灾,很快,天牛在全区各个地方肆虐,大批树木虫孔斑斑,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个部门相继投入到抗击天牛害虫的大战中,寻找新对策。此时,王希蒙还是宁夏农学院的一名教师。对于在北京工作和学习了13年,有着丰富经验的她来说,是必然要投身于天牛灾害的“抗战”中去的。

这要从她的个人经历说起。

王希蒙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抗击林木病虫灾害的经验。1957年10月,王希蒙随苏联专家普罗佐洛夫在东北林区考察了对林区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天牛和小蠹虫,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森林害虫,从此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王希蒙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东北红旗林场小黑天牛的初步研究》。

冥冥之中,王希蒙与宁夏这个从未有过关系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击天牛灾害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宁夏农学院园林系森保组被委以重任,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王希蒙带领数名师生日夜奋战,研究树种,深入全区各个市县观察受灾树木。“道路两旁的树木基本都成了枯树干,风一吹就倒,树木面临‘全军覆灭’的现状”,王希蒙回忆起当时天牛席卷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街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整个街道笼罩着一股暗灰之气。看着大家辛辛苦苦种的树变成这副“惨状”,大家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因为一只小小的虫子,上万株树木被砍伐,多年守护的农田毁于一旦,王希蒙的心是揪着的。当接到上级消灭害虫的命令时,森保组的成员们早已整装待发,抗击天牛,重拳出击。

在抗击天牛的过程中,王希蒙首先提出抗虫树种的问题,因天牛喜食杨树,尤其以青杨派的杨树为主,因此建议多种臭椿和杨树的混交林。随后她和同事又研究了杨树和臭椿的抗虫基因,对天牛的天敌大斑啄木鸟和花绒穴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抗天牛虫害的新疆杨、毛白杨、银白杨等白杨树进入专家的视野,作为重点突破天牛灾害的突破口。这些品种的树干挺拔、树形优美、枝叶茂密,而且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成为首选树种。

此后,王希蒙作为这方面的重要专家参加了多次国际上有关森林昆虫研究的重大会议。

王希蒙说:“有树一定有虫,但有虫不一定成灾。林虫成灾是一个过程,抗虫灾的过程也是长期要坚持做的事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利用树种的杂配,终于控制住虫灾,宁夏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天牛灾害。每个人都在努力向外呈现最美的塞上江南——“推窗有绿意,出门有公园”。但王希蒙并没有欢呼雀跃和满脸庆祝胜利的喜悦,因为她知道这场“持久战”还没有结束,生态环境安全及绿化需久久为功。

二、宁夏是她的第二故乡

1962年,王希蒙作为第二批支宁青年来到了宁夏,也从此与宁夏结下了不解之缘,更在宁夏大学创造了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刚到宁夏大学时,周围没有几棵树,沙尘飞扬,环境恶劣。”回想起刚来到宁夏大学时的场景,王希蒙至今难以忘怀,但更多的是感慨,感慨宁夏大学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辉煌背后的不易。

从未对宁夏有所了解的她,坐着绿皮火车,一路驶向西北腹地。随着车窗外的环境不断更迭,王希蒙也由最初的期待变为好奇,一切有关宁夏的各种疑问在她的脑海中萦绕。

那时的银川连像样的柏油马路都没有,面对这样的环境,王希蒙早已做好了准备。早在1961年,丈夫就已随支边队伍来到宁夏,并在宁夏做水利工作,在北京的她能从丈夫的口中听到关于宁夏的故事,这也是她初次对宁夏的了解。“刚下车,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超乎我的想象”,王希蒙第一次来宁夏就有了这样的感叹。此时,正值大年初三,尽管城市还笼罩着年的味道,但却掩盖不了它的荒凉,凛冽的西北风吹在脸上,王希蒙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西北的特别“问候”。

1962年的宁夏大学刚经历第一次合校,王希蒙被分派到宁夏大学农学院园林系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在她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带着学生进山出山,她经常笑称自己的工作就是在深山老林沐浴养分。从第一次接触到林虫防护,王希蒙就下定决心,要毕生从事和研究有关森林病虫害的相关工作。在宁夏大学教学的这么多年,她带领学生走遍了宁夏的山丘,钻研和调查了宁夏林木的树种情况,以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护工作。

频繁出行在林木区及森林防护区,遇见野生动物是常有的事情。回忆起自己在南方种植橡胶树遇到老虎时的情景,虽然惊险而又辛苦,但听如今已年近九旬的她讲起来,却是充满美好的意外。王希蒙一直把这些意外的经历当作人生的意外之喜来回忆和珍藏,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是一脸的幸福,像个小孩一样快乐。

三、科研是她不能终止的理想

王希蒙将毕生的时间都用在了森林昆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在科研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还要从她在贺兰山的一项重大发现说起。

1962年7月,农学院园林系安排王希蒙等人入驻贺兰山进行考察。在进山之前,王希蒙了解到考察地只有两个人驻守,没水喝,就接雨水饮用,没有蔬菜,就在山脚下开园种菜,甚至通过打猎来偶尔改善伙食。要面对这种现状,王希蒙告诉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而此时的王希蒙来到宁夏还不到一年,就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已经跟随院系考察了六盘山、泾源等一些高山林区。

7月的贺兰山林区多雨而又路险,王希蒙在贺兰山云杉内采集到小蠹虫新种,经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小蠹虫专家蔡邦华先生鉴定并定名为新种云杉小蠹,正模被中科院动物所保存,这也是王希蒙贺兰山之行中最大的收获,同时也为国家森林昆虫方面增添了一个动物新种。

1963年,刚来宁夏大学的王希蒙作为林学系的教师,教学工作还没半年,宁夏农学院就决定取消林学系,这让王希蒙不知所措。“我该去哪里?我将做什么工作?”一大堆的问题和困惑缠绕着她。通过三个月的宁夏党校学习之后,王希蒙回到农学院被分派到农学系任农业昆虫学讲师。作为森林昆虫学的教师去讲农学昆虫学的知识,在专业上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王希蒙只能给学生讲解总论部分。面对如此窘境,王希蒙又被派到北京农业大学进修,系统学习农业昆虫学的相关知识,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之后,王希蒙回到宁夏大学继续任教。一年半的时间里,王希蒙参观了其他农业高校在专业方面的教学工作以及实验室情况。她深切地感受到宁夏农学院在这方面与其他农业高校的差距。在参观了西北农学院之后,王希蒙的感触更深了。西北农学院作为一所老学校,实验设备先进,实验材料丰富。王希蒙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奋起直追,建设符合当代农业需要的高校。”

1972年,宁夏农学院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而此时的宁夏农学院已经迁址永宁王太堡(原永宁农校旧址),这一年,王希蒙又到其他学校考察学习。1979年秋,王希蒙由森保教研室主任升为园林系主任。她在任期间,园林系在教学、实验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快速发展。

1979年,王希蒙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同时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八红旗手”。1983年秋,王希蒙担任宁夏农学院副院长。同年3月,在银川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代表大会上,王希蒙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然而,王希蒙却告诉自己:“我为自治区做的工作还不够,被授予这样高的荣誉,受之有愧。”

回想起自己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工作,王希蒙从未有过遗憾,她将自己所经历的点点滴滴,视作来到宁夏后命运赐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编校:翟伟)

上一篇:王天勇 郑金玉

下一篇:华世献